Search

#蕃薯稀飯

小時候,左鄰右舍叫我爸爸「外省耶」,媽媽「外省婆阿」,小時無感,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蕃薯稀飯

小時候,左鄰右舍叫我爸爸「外省耶」,媽媽「外省婆阿」,小時無感,長大後體會出那除了代表族群標記,還有著某種歧視;同樣的意識型態也存在屬於本省閩南族群的媽媽,對鄰居的稱呼是「客人阿」~

因為家裡爸爸掌廚,從小的飲食薰陶來自爸爸的江浙味;語言則深受媽媽和三重環境的影響,閩南語是母語,說得可遛,且傳神,這也讓我在三重這樣的教學環境,非常吃香,和學生互動往往趣味橫生。

飲食文化的不同,爸爸給的是細膩豐富,媽媽因家貧,常聽她說跑去人家田裡偷撿蕃薯仔(蕃薯田收成扒土後,大蕃薯撿拾完所遺漏的小蕃薯),連米飯都吃不到,因此飲食知識很貧乏,很多食物是跟著爸爸而豐富起來。

爸爸不吃蕃薯,媽媽偶而會煮蕃薯稀飯,自個兒捧著一鍋稀飯唏哩呼嚕吃著,爸爸說那是豬在吃的東西,以前無法了解爸爸為何說得難聽,現在能理解,以爸爸的飲食背景,的確無法接受那種粗食。

我小時也不喜蕃薯,總把蕃薯挑掉只吃稀飯,那時的蕃薯的確不好吃,而今品種改良多元,都很甜。在吃不飽的年代,米是主角,蕃薯廉價,用來充塞,讓人有飽足感;現今蕃薯比米貴,蕃薯成了紅花,米飯成了綠葉。我現在反倒是專挑稀飯中的蕃薯,享受它的香甜。

颱風天,出門不便,中秋肉食過量,就來煮個蕃薯稀飯清清腸胃。以往都用電子壓力鍋,省力方便好吃,今天改用鑄鐵鍋,是專程實驗來著,因網路總「謠傳」鐵鍋煮飯多讚,我這人有時還挺討人厭的~常挑剔別人的說法,不親身試試怎可呢!也順便消化消化中元普渡的罐頭吧~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慢調生活,單純享受煮食的快樂 透過煮食,記錄生活,有時是藉味覺記憶爬梳過去;更多是家人互動快樂的點點滴滴~
View all posts